《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基于新技术探讨电视晚会的导演和舞台创作

 
来源:原子能科学技术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家每户在除夕夜普遍都有观看春晚的习惯。春晚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晚会现场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春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综艺节目也在新技术的支持下逐渐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电视晚会制作人的创作思维逐渐改变,这一改变在春晚的舞台上就有很好的体现。将科学技术和演绎艺术灵活结合的春晚,样式新颖、表达丰富,舞台效果得到了提升,视频画面也更具冲击力、震撼力。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本文着重对电视晚会的导演和舞台创作进行探究。 1 提高视觉艺术效果 导演、摄像师、灯光师、录音师、剪辑师等是传统电视晚会所需要的工种,且现在依然沿用该种分工方式。许多重大晚会的成功证明了这种分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我国大型电视晚会制作人又在其中新加了一个工种——艺术效果总监。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形式也会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改革。传统的工种配置在现在的社会很难满足观众的需求,这会直接导致电视晚会制作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就舞台而言,现在的电视舞台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演员在计算机和网络设定好的情境下表演,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对演员动作、语言进行捕捉,再加上后期特效然后发送到观众的电视画面上。而传统的电视晚会制作形式是先制定一个基本的演出形式,然后经过导演的安排将各个“素材”排列组合,之后完成一场晚会。电视晚会的品质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导演虽然在各种电视节目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由于其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和个人审美观念的不同,会对电视晚会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在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趋势下,与先进国家的影视剧相比,我国传统分工方式的发展已经明显滞后。这样的分工方式不利于新技术的应用,会使晚会的艺术工种难以协调,难以达到最佳效果,以至于晚会很难有全新的创意和艺术品质,无法有效提高电视晚会的艺术质量,从而达不到现代观众对晚会的审美要求。在传统电视晚会的制作分工下,没有任何一个职务能够从全方位的技术角度出发去设计整台晚会;没有任何一个工种或一个人能够将新技术和晚会艺术融合构建出新的舞台模式。因此,整台晚会的品质以及技术与艺术所融合的美学特征无法被很好地表现出来,从而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当今的科学技术背景下,一台晚会的艺术和质量标准很难由一个传统晚会制作的工种或部门去把控。特别是春晚这种类型的大型电视综艺晚会,在传统的分工下很难在艺术表演方面有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晚会创作进入瓶颈期的情况下,创立能够决定电视晚会审美取向的工种或职位是极其重要的,视觉艺术效果总监便应运而生。目前,大部分省卫视电视台所制作的晚会依然没有视觉艺术效果总监这一职位,但就算其他个别电视晚会中设立了这一职位,也是虚有其表,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对晚会的艺术效果提升没有太大帮助。视觉艺术效果总监需要将新技术和晚会艺术合理结合,改变传统的表演观念,从而提升一台晚会的艺术效果。 艺术效果总监有如下特点:首先,能够结合各工种的职能巧妙进行前期晚会设计。晚会前期的案头设计为所有参与晚会制作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这需要电视晚会制作人对电视观众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其需求进行电视晚会的艺术创作。其目的就是生成电视晚会的艺术概念。晚会前期的案头设计过程应该以调研为主体,电视晚会导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创作方案中。这个过程的主要设计目标是明确晚会制作的方向和概念,这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杂乱到有条理的过程。该过程能够给晚会制作团队提供一个清晰的设计方向,让创作团队通过对这个方向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其次,对电视晚会创作团队的各个工种和职位进行精确管理,使他们设计创作的效果达到最佳。同时,将晚会的设计方向和概念细化,分别将其中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团队中的每个人身上。如舞美对于舞台的设计、灯光师对于整台晚会的灯光布置、摄像师在舞台前机位的设定都要有一个精确要求,而后使用计算机等先进设备进行总体调校,使电视晚会达到最佳效果。 2 新技术促使晚会观演模式的重新定位 电视舞台演出的形式和观众观看演出的形式被称作观演模式。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观众的审美要求也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高。央视春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37 年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观演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央视的演播室仅仅有600 m2,在新技术的引进下,演播室的各项设备也都进行了更新换代,到现在央视演播室已经变为1 300 m2。曾经由于演出场地小,观演模式一般为“自演自看”,但如今由于舞台场地扩大,观众人数增加,以至于舞台上的演员和观众距离也在不断增加,由“自演自看”的观演模式变为了“我演你看”的观演模式。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观众审美标准的提高,为符合观众的观赏要求,“我演你看”的观演模式又逐渐被打破,变为“大家演大家看”的观演模式。这种模式拉近了观众和晚会舞台的距离,将观众的思想与舞台的演出融为一体。为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有的电视晚会导演还将观众作为节目中的一部分,使观众走上舞台,演员走下舞台。同时,电视晚会工作人员在舞台的各个方向设置了LED 显示屏,弥补了观众距离舞台太远而看不到表演的不足。这种“大家演大家看”的观影模式符合如今观众对观看体验的要求。电视晚会的创新和发展还需要将节目内容与观众真正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达到电视晚会表演的最佳效果。 要想做好一台电视晚会,晚会制作的各个部门必须清楚晚会是为谁表演的,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有了这些答案的支撑,再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设计出合理的观演模式。数字时代下,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观众对于节目艺术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如今,大部分观众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来观看节目,可以说晚会绝大部分不是为现场观众而制作的,晚会的首要观众是在屏幕面前的观众。电视机和各种移动终端前的观众才是受众主体。晚会的最佳艺术效果也是为他们准备的。因此,在未来,传统的舞台可能不会再出现在电视晚会中,演员可能只是在一个计算机精心设计的场景中表演。经过高科技设备对演员动作、话语进行捕捉,之后结合各项技术,打造出具有多维立体的视频图像传送到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上。那样电视晚会的现场观众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观众了,他们已经作为晚会设计现场互动中的一部分,可以说他们也都是一个个“演员”。 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观演模式逐渐变化,由曾经的“我演我看”转变到后来的“我演你看”,到如今现场互动式的“大家演大家看”,这个由技术发展引起的变化,到未来可能变为“你演我评我参与我看”的观演模式。但观演模式无论怎样发展,晚会主体依然是观众。现场观众在未来可能扮演者“演员”的角色,将他们与晚会节目融入一体是电视晚会导演需要思考的课题。而真正的观众应该是那些置身于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屏幕前的人群。这些人虽然在晚会现场外,但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和晚会进行互动,并对其进行点评,这种观演模式即“你演我评我参与我看”模式。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这种模式是电视晚会制作人创作的基准。电视晚会制作人因为新技术的发展而改变着创作思维和制作方式,因此,观演模式也在新技术的影响下悄然变化着。从近年的晚会表演来看,传统的节目表演方式已经被打破,观众能够通过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深入参与、点评晚会。就如同现今的网络连载小说一样,严格意义来说小说内容并不是由作者独立完成的,作者需要通过读者的点评和建议,从而决定小说的走向,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读者。未来的电视晚会也会朝此方向发展。 3 新技术打破传统舞台的空间模式 电视由于其画面的局限性,只能展现出横向、纵向两个方向的维度,缺少深浅方向的维度。这就导致人们在观影时接收的视觉信息以平面为主,对于舞台艺术表演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传统的电视晚会观演模式是以台下观众的观看角度为主,这就导致了电视机前观众视角的固定性。在新技术的介入下,这种晚会舞台的观影模式已经被打破,通过电视晚会导演将创新思想和先进技术的结合,电视晚会已经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盛宴。 3.1 晚会舞台空间设计 晚会舞台空间设计通常是利用写实、写意的手段使观众的视觉得以延伸。主机位一般是一台晚会的视觉主支点,晚会设计者在节目中利用舞台上实物的大小、错位、升降和移动的方式来形成对舞台景观远近的设计,从而达到视觉空间效果。这种传统的设计没有多维的伸展和变化,节目效果比较“死板”。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下,舞台空间效果得到很大提升。例如:晚会设计者利用写实的处理方式将AR 技术应用于晚会舞台中,舞台空间就有了质的变化,其由传统的平面效果转化为立体效果。舞台空间在新技术的介入下是以舞台为中心向多个方向延伸,不再是只有主机位方向的视觉效果。而对于舞台的写意处理,是舞台设计工作者根据节目内容的变化,在布局基础上增加照明、烟幕、等处理手法,进而对演员的表演进行空间穿插、多维调度等,以此来增强晚会舞台的空间效果。 3.2 晚会舞台灯光设计 灯光对于现代舞台表演是极其重要的。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晚会所使用的均是数码灯具和数字调光设备,这些高技术设备在电脑精准的控制下,让舞台的表演效果更加和谐完美。电视晚会舞台想要对空间模式有所改变和创新,晚会设计人员需要在整体舞台的设计方面,利用新技术对灯光照明进行创新。首先舞台要具有良好的灯光效果,场景灯光师需要注意对灯光颜色深浅、光照冷暖、明暗要进行灵活的搭配和设计,通过对光线的巧妙变化,模拟大自然形成透视关系,为观众的体验增加更真实的效果。 3.3 晚会舞台视频设计 我国晚会在当今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播放形式已由传统的平面播放转变为立体空间播放。这种播放形式是由晚会工作人员在舞台的各方位设计摆放LED 显示屏,之后将提前录制的视频或即时图像投放在此屏幕上,以此来实现立体空间的塑造。例如:现在的春晚舞台,各个方位均有LED 大屏幕,演员的即时表演均在屏幕上有所显示,使观众在全新的舞台形式下有更好的观看体验。现代晚会不仅在舞台上使用LED 屏幕,而且逐步将激光、水幕、纱幕等技术融入在舞台表演,使舞台空间有了更大的扩展。 3.4 摄像机方位设计 现代晚会舞台演绎空间的设定是由摄像机机位所决定的。机位设置恰当,观众所观看的画面就会更加丰富多样。例如:舞台的视觉效果可以由拍摄方向在水平、垂直、远近的角度变化来改善。摄像机不仅可以在静点拍摄,还可以移动式拍摄。这样所表现出来的舞台效果更具有空间立体感,节目内容也更加丰富化。 3.5 虚拟现实技术设计——AR 设计 VR 虚拟现实技术是由计算机、交互传感等技术共同创造的。晚会工作人员需要将播放的信息利用VR 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制作合成,之后投影到观众的电视屏幕上。这种设计技术将晚会的舞台效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2012 年春晚,该项技术就已经被应用于舞台上。该项技术的实现不仅需要电脑合成,还需要演员精确的走位表演和摄像机合适的机位进行配合,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电脑创建了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使观众耳目一新,更具真实感。虚拟现实技术在晚会中的应用使舞台空间有了一个全新的拓展,让晚会更具有艺术性、观赏性。 4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民在生活条件日益丰富的情况下,对观影和娱乐的体验也有了新的标准。为满足观众的更高要求,电视晚会制作人需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舞台进行全方位设计,从而提高晚会的视觉艺术效果,这同时也能推动电视影业的全面发展。 [1]李璟,刘航宇.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戏剧,2019(10):89-91. [2]李暘.探析电视晚会导演的重要作用[J].传媒论坛,2019,2(5):107,109. [3]唐玉琪.解析电视导演控制专题晚会策划及实施的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2(7):138-139. [4]于凯.电视晚会导演的创新意识之我见[J].新闻传播,2017(2):53,55. [5]田敬改.新技术条件下电视晚会舞台创作的新观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4):84-88.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家每户在除夕夜普遍都有观看春晚的习惯。春晚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晚会现场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春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综艺节目也在新技术的支持下逐渐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电视晚会制作人的创作思维逐渐改变,这一改变在春晚的舞台上就有很好的体现。将科学技术和演绎艺术灵活结合的春晚,样式新颖、表达丰富,舞台效果得到了提升,视频画面也更具冲击力、震撼力。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本文着重对电视晚会的导演和舞台创作进行探究。1 提高视觉艺术效果导演、摄像师、灯光师、录音师、剪辑师等是传统电视晚会所需要的工种,且现在依然沿用该种分工方式。许多重大晚会的成功证明了这种分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我国大型电视晚会制作人又在其中新加了一个工种——艺术效果总监。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形式也会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改革。传统的工种配置在现在的社会很难满足观众的需求,这会直接导致电视晚会制作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就舞台而言,现在的电视舞台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演员在计算机和网络设定好的情境下表演,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对演员动作、语言进行捕捉,再加上后期特效然后发送到观众的电视画面上。而传统的电视晚会制作形式是先制定一个基本的演出形式,然后经过导演的安排将各个“素材”排列组合,之后完成一场晚会。电视晚会的品质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导演虽然在各种电视节目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由于其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和个人审美观念的不同,会对电视晚会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在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趋势下,与先进国家的影视剧相比,我国传统分工方式的发展已经明显滞后。这样的分工方式不利于新技术的应用,会使晚会的艺术工种难以协调,难以达到最佳效果,以至于晚会很难有全新的创意和艺术品质,无法有效提高电视晚会的艺术质量,从而达不到现代观众对晚会的审美要求。在传统电视晚会的制作分工下,没有任何一个职务能够从全方位的技术角度出发去设计整台晚会;没有任何一个工种或一个人能够将新技术和晚会艺术融合构建出新的舞台模式。因此,整台晚会的品质以及技术与艺术所融合的美学特征无法被很好地表现出来,从而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当今的科学技术背景下,一台晚会的艺术和质量标准很难由一个传统晚会制作的工种或部门去把控。特别是春晚这种类型的大型电视综艺晚会,在传统的分工下很难在艺术表演方面有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晚会创作进入瓶颈期的情况下,创立能够决定电视晚会审美取向的工种或职位是极其重要的,视觉艺术效果总监便应运而生。目前,大部分省卫视电视台所制作的晚会依然没有视觉艺术效果总监这一职位,但就算其他个别电视晚会中设立了这一职位,也是虚有其表,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对晚会的艺术效果提升没有太大帮助。视觉艺术效果总监需要将新技术和晚会艺术合理结合,改变传统的表演观念,从而提升一台晚会的艺术效果。艺术效果总监有如下特点:首先,能够结合各工种的职能巧妙进行前期晚会设计。晚会前期的案头设计为所有参与晚会制作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这需要电视晚会制作人对电视观众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其需求进行电视晚会的艺术创作。其目的就是生成电视晚会的艺术概念。晚会前期的案头设计过程应该以调研为主体,电视晚会导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创作方案中。这个过程的主要设计目标是明确晚会制作的方向和概念,这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杂乱到有条理的过程。该过程能够给晚会制作团队提供一个清晰的设计方向,让创作团队通过对这个方向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其次,对电视晚会创作团队的各个工种和职位进行精确管理,使他们设计创作的效果达到最佳。同时,将晚会的设计方向和概念细化,分别将其中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团队中的每个人身上。如舞美对于舞台的设计、灯光师对于整台晚会的灯光布置、摄像师在舞台前机位的设定都要有一个精确要求,而后使用计算机等先进设备进行总体调校,使电视晚会达到最佳效果。2 新技术促使晚会观演模式的重新定位电视舞台演出的形式和观众观看演出的形式被称作观演模式。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观众的审美要求也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高。央视春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37 年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观演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央视的演播室仅仅有600 m2,在新技术的引进下,演播室的各项设备也都进行了更新换代,到现在央视演播室已经变为1 300 m2。曾经由于演出场地小,观演模式一般为“自演自看”,但如今由于舞台场地扩大,观众人数增加,以至于舞台上的演员和观众距离也在不断增加,由“自演自看”的观演模式变为了“我演你看”的观演模式。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观众审美标准的提高,为符合观众的观赏要求,“我演你看”的观演模式又逐渐被打破,变为“大家演大家看”的观演模式。这种模式拉近了观众和晚会舞台的距离,将观众的思想与舞台的演出融为一体。为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有的电视晚会导演还将观众作为节目中的一部分,使观众走上舞台,演员走下舞台。同时,电视晚会工作人员在舞台的各个方向设置了LED 显示屏,弥补了观众距离舞台太远而看不到表演的不足。这种“大家演大家看”的观影模式符合如今观众对观看体验的要求。电视晚会的创新和发展还需要将节目内容与观众真正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达到电视晚会表演的最佳效果。要想做好一台电视晚会,晚会制作的各个部门必须清楚晚会是为谁表演的,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有了这些答案的支撑,再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设计出合理的观演模式。数字时代下,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观众对于节目艺术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如今,大部分观众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来观看节目,可以说晚会绝大部分不是为现场观众而制作的,晚会的首要观众是在屏幕面前的观众。电视机和各种移动终端前的观众才是受众主体。晚会的最佳艺术效果也是为他们准备的。因此,在未来,传统的舞台可能不会再出现在电视晚会中,演员可能只是在一个计算机精心设计的场景中表演。经过高科技设备对演员动作、话语进行捕捉,之后结合各项技术,打造出具有多维立体的视频图像传送到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上。那样电视晚会的现场观众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观众了,他们已经作为晚会设计现场互动中的一部分,可以说他们也都是一个个“演员”。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观演模式逐渐变化,由曾经的“我演我看”转变到后来的“我演你看”,到如今现场互动式的“大家演大家看”,这个由技术发展引起的变化,到未来可能变为“你演我评我参与我看”的观演模式。但观演模式无论怎样发展,晚会主体依然是观众。现场观众在未来可能扮演者“演员”的角色,将他们与晚会节目融入一体是电视晚会导演需要思考的课题。而真正的观众应该是那些置身于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屏幕前的人群。这些人虽然在晚会现场外,但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和晚会进行互动,并对其进行点评,这种观演模式即“你演我评我参与我看”模式。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这种模式是电视晚会制作人创作的基准。电视晚会制作人因为新技术的发展而改变着创作思维和制作方式,因此,观演模式也在新技术的影响下悄然变化着。从近年的晚会表演来看,传统的节目表演方式已经被打破,观众能够通过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深入参与、点评晚会。就如同现今的网络连载小说一样,严格意义来说小说内容并不是由作者独立完成的,作者需要通过读者的点评和建议,从而决定小说的走向,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读者。未来的电视晚会也会朝此方向发展。3 新技术打破传统舞台的空间模式电视由于其画面的局限性,只能展现出横向、纵向两个方向的维度,缺少深浅方向的维度。这就导致人们在观影时接收的视觉信息以平面为主,对于舞台艺术表演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传统的电视晚会观演模式是以台下观众的观看角度为主,这就导致了电视机前观众视角的固定性。在新技术的介入下,这种晚会舞台的观影模式已经被打破,通过电视晚会导演将创新思想和先进技术的结合,电视晚会已经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盛宴。3.1 晚会舞台空间设计晚会舞台空间设计通常是利用写实、写意的手段使观众的视觉得以延伸。主机位一般是一台晚会的视觉主支点,晚会设计者在节目中利用舞台上实物的大小、错位、升降和移动的方式来形成对舞台景观远近的设计,从而达到视觉空间效果。这种传统的设计没有多维的伸展和变化,节目效果比较“死板”。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下,舞台空间效果得到很大提升。例如:晚会设计者利用写实的处理方式将AR 技术应用于晚会舞台中,舞台空间就有了质的变化,其由传统的平面效果转化为立体效果。舞台空间在新技术的介入下是以舞台为中心向多个方向延伸,不再是只有主机位方向的视觉效果。而对于舞台的写意处理,是舞台设计工作者根据节目内容的变化,在布局基础上增加照明、烟幕、等处理手法,进而对演员的表演进行空间穿插、多维调度等,以此来增强晚会舞台的空间效果。3.2 晚会舞台灯光设计灯光对于现代舞台表演是极其重要的。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晚会所使用的均是数码灯具和数字调光设备,这些高技术设备在电脑精准的控制下,让舞台的表演效果更加和谐完美。电视晚会舞台想要对空间模式有所改变和创新,晚会设计人员需要在整体舞台的设计方面,利用新技术对灯光照明进行创新。首先舞台要具有良好的灯光效果,场景灯光师需要注意对灯光颜色深浅、光照冷暖、明暗要进行灵活的搭配和设计,通过对光线的巧妙变化,模拟大自然形成透视关系,为观众的体验增加更真实的效果。3.3 晚会舞台视频设计我国晚会在当今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播放形式已由传统的平面播放转变为立体空间播放。这种播放形式是由晚会工作人员在舞台的各方位设计摆放LED 显示屏,之后将提前录制的视频或即时图像投放在此屏幕上,以此来实现立体空间的塑造。例如:现在的春晚舞台,各个方位均有LED 大屏幕,演员的即时表演均在屏幕上有所显示,使观众在全新的舞台形式下有更好的观看体验。现代晚会不仅在舞台上使用LED 屏幕,而且逐步将激光、水幕、纱幕等技术融入在舞台表演,使舞台空间有了更大的扩展。3.4 摄像机方位设计现代晚会舞台演绎空间的设定是由摄像机机位所决定的。机位设置恰当,观众所观看的画面就会更加丰富多样。例如:舞台的视觉效果可以由拍摄方向在水平、垂直、远近的角度变化来改善。摄像机不仅可以在静点拍摄,还可以移动式拍摄。这样所表现出来的舞台效果更具有空间立体感,节目内容也更加丰富化。3.5 虚拟现实技术设计——AR 设计VR 虚拟现实技术是由计算机、交互传感等技术共同创造的。晚会工作人员需要将播放的信息利用VR 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制作合成,之后投影到观众的电视屏幕上。这种设计技术将晚会的舞台效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2012 年春晚,该项技术就已经被应用于舞台上。该项技术的实现不仅需要电脑合成,还需要演员精确的走位表演和摄像机合适的机位进行配合,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电脑创建了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使观众耳目一新,更具真实感。虚拟现实技术在晚会中的应用使舞台空间有了一个全新的拓展,让晚会更具有艺术性、观赏性。4 结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民在生活条件日益丰富的情况下,对观影和娱乐的体验也有了新的标准。为满足观众的更高要求,电视晚会制作人需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舞台进行全方位设计,从而提高晚会的视觉艺术效果,这同时也能推动电视影业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李璟,刘航宇.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戏剧,2019(10):89-91.[2]李暘.探析电视晚会导演的重要作用[J].传媒论坛,2019,2(5):107,109.[3]唐玉琪.解析电视导演控制专题晚会策划及实施的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2(7):138-139.[4]于凯.电视晚会导演的创新意识之我见[J].新闻传播,2017(2):53,55.[5]田敬改.新技术条件下电视晚会舞台创作的新观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4):84-88.

文章来源:原子能科学技术 网址: http://yznkxjs.400nongye.com/lunwen/itemid-9743.shtml


上一篇: 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检测认证南方中心揭牌
下一篇: 有机化工论文_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化学品的研究进展——以几种典型小分子和大分子化学品为例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